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杭州拱墅园林绿化工程管理

杭州拱墅园林绿化工程管理

发布时间:2024-02-11 2:31:03

  1. 杭州的造价站在哪里啊。。
  2. 下城区历史
  3. 杭州下城区有哪些名胜古迹

一、杭州的造价站在哪里啊。。

杭州造价站办公地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 102号立新大厦9楼(耀江国际大厦 东侧)

联系电话:0571-87914066

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投资管理办公室是于2001年在原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和原杭州市城市建设工程投资管理办公室合并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杭州市建设委员会领导。主要职能是:受市建设行政部门的委托,审核城建工程概算和调整概算,组织城建工程决算初审;负责城建工程动态投资日常管理;负责建设工程定额、工程造价管理;负责工程造价从业机构(人员)的资质(资格)预审和日常管理;参与城建工程经济评估、投资估算和工程决算审核;参与城镇建设工程各类招投标;调解工程造价纠纷;核定建设项目的工程类别。

二、下城区历史

1.杭州下城区有哪些名胜古迹

梅王阁 位于永丰巷中段,北与孩儿巷毗连,南出庆春路,址永丰巷25号。

梅王阁系字画收藏家高野候先生住宅,因收藏元代至正年间著名画家王冕的一幅“墨梅”(此画当时被称为梅王)而得名。墨梅一直挂于此阁,故称梅王阁。

文革期间“梅王”画不知去向。 梅王阁建于1930年,砖木结构,原有平房18间,占地2.28亩,1979年建杭州美术公司时大部分被拆,仅存一间及地下室,为高野候后裔翁世女是居住,后为永丰巷居委会办公室。

梅王阁拟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明宅(茅宅) 位于新华路北段,址新华路267号。

茅宅座西转东,其建筑布局与原建筑已略有改动。现存二进,第一进为前厅,为三开间九架梁木结构建筑,金柱粗实,门槛高阔,与二进石库门中心相对。

前厅面宽12米,进深12.5米。第二进为座楼,五开间梁木结构楼房建筑。

该房楼上前面的檐柱支在楼下檐柱与内柱的梁枋上,所以楼下檐口较长,前后檐柱上有长方形牛腿承托,花式图案简洁、明快。楼厅后面为空地(原系后园),右侧有井,青条石砌成;水质清澈,源足。

该房主茅国祥(约70岁)之祖父于百年前买进。茅家厨房内发现60公分见方的地坪砖一块,上面刻有“明万历贰十伍年造”等字样,根据房屋结构,构件、梁架、柱子及丁头拱、蝴蝶木等与上述地砖,经专家鉴定认为该宅为明代建筑。

后经市园文局进行修缮,并把拱墅区霞弯巷15号明代建筑陈宅并入,定名为“明宅”,于1997年4月以杭州市文物监管市场名对外开放。现属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水星阁 位于环城北路中段,杭州电子管厂内,南临新横河,北出环城北路,址环城北路(杭州电子管厂内)。建于南宋,数次倒塌,多次修建,清末重建。

《杭州坊巷志节要》:宋张功甫舍宅为寺,绍熙元年,赐额广寿慧云寺。寺内有水星阁,以禳杭城火灾,地以阁名。

慧云寺碑,1963年公布为杭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杭州市房管局调查:水星阁建有观音殿、厢房、禅堂等,占地27亩7分。

水星阁共三层,四面装有玻璃。1962年杭州电子管厂建造厂房时被拆,仅存石碑两块,一块嵌在厂内花圃墙上,系同治七年重建水星阁时的记录,楷书记水星阁名称的由来及兴废历史。

高81公分,宽101公分,《重建水星阁记》碑已于1997年6月17日移至杭州碑办保存。另一块在水星阁11号居民住宅家,是同治七年重建时的功碑。

盐桥 位于庆春路中段,跨中河。唐景福二年(895),钱缪筑罗城有十座城门,盐桥门在盐桥西。

盐船多聚泊于此,故名。桥上原有惠济庙,祀蒋氏三兄弟,故盐桥又名惠济桥。

咸淳初,京尹请于朝,赐庙额曰“广福”,故又名广福桥。此桥双梁,一承庙基,一为行道,俗名联桥。

民国八年建盐桥大街,改拱桥成平桥。1986年整治中河时重建,北桥石刻谓“古惠济桥”,桥巅由胡庆余堂制药厂出资建“庆余亭”,南桥于1992年拓宽庆春路时夷平,成为路的一部分。

其实盐桥基础由三桥组成,中间一桥被档,桥名待查。盐桥拟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司徒雷登故居 位于耶苏堂弄中段,东出中山北路,西邻下城人民医院,址耶苏堂弄3号。建于清道光初。

系砖木结构中西式二层楼房,平排三幢,楼上前面有走马廊,占地面积为4138.5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731.95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已由杭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出资重建。

司徒雷登在民国年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故居系其父司徒尔来杭传教时(1873)年所建,司徒雷登出生于此。司徒雷登1919年任燕京大学校长才离杭。

1947年曾来杭州探望故居,当时杭州市长周象贤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住宅系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唐经幢 龙兴寺唐经幢:位于延安路北段灯芯巷口。 《西湖游览志》:祥符寺,在祥符桥畔。

梁大同二年(536)邑人鲍侃舍宅为寺,旧名发心;唐贞观中,改众善;神龙初,改中兴;后改龙兴。宋真宗时改大中祥符。

其广九里,子院有千佛阁、诸天阁、戒坛院,院内有铁塔一、石塔四,钱王所凿九十九眼井。德佑二年元兵至,城陷寺毁。

至元二十八年重建,称龙兴祥符戒坛寺。至正末又毁,明洪武间重建。

乾隆二十九年毁于邻火,后又重建。咸丰十一年毁于兵火,十二年又重建。

光绪时,龙兴寺仅为小庵。 龙兴寺内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俗称唐经幢。

建于唐开成二年(837)正月一日,建主郑彻,同建造僧宗亮,同句当造幢吴中则,处士胡季良书,都料匠吴兴沈郁,弟咸刻字。幢高(光绪营造尺)五尺五寸,分八面,上刻陀罗尼经序和经文题记。

胡季良系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工整秀丽,挺拔有力。唐经幢曾被湮没,明崇祯丙子年(1636)发掘归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由须弥座、磐石、幢身、檐子、短柱等组成。呈八角形。

幢总高3.5米,其中幢身为1.7米,周长2米,顶部周围有高30公分的石佛造像16尊,经幢底座青石雕花,高57公分,周长4米。幢身为太湖石,其中三面已有明显的断纹,幢身刻经序和经文题记,文字基本完好,字大小为3x4公分。

唐经幢是杭州现存年代最久的经幢,系“武林城中罕存唐人遗迹”,为“杭州金石之冠”,曾录于阮元《两浙金石志》中。 据《龙兴寺志》载:现经幢系崇祯九年从。

2.杭州下城区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你是指哪方面?环境?经济实力?……

杭州下城区成立于1949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杭城新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新闻中心、文体中心。下城区行政建制数度变迁,1997年杭州市区划调整后,城区面积扩大到31.46平方公里,辖1个镇6个街道。2004年8月,下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石桥镇、潮鸣街道办事处、艮山街道办事处建制,设立石桥、东新、文晖、潮鸣4个街道办事处,保留天水、武林、长庆、朝晖街道区划不变。根据地形特征,潮鸣、文晖、东新、石桥街道先后对所属社区进行区划撤并、调整、更名,目前全区共设71个社区。

杭州下城区是浙江省会杭州的中心城区,北依京杭古运河,南濒秀丽的西湖。下城历史悠久,汉后即已成陆。隋唐至吴越渐为市廛,南宋建都后更为繁华,明清以来成为丝绸手工业中心。下城区行政建制数度变迁,1997年杭州市区划调整后,城区面积31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31万,辖六街一镇。 下城区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市区主干道延安路、体育场路、庆春路、中河路、凤起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贯穿区内,杭州大厦、百货大楼、银泰百货等大型现代商厦鳞次栉比,省、市主要的经济、金融、文化、新闻、体育机构和设施汇聚一地,呈现车水马龙、万商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景象。 下城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围绕“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全面推进下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下城区生产总值(gdp)21.65亿元,财政总收入13.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55.83%,下城区还荣获了“浙江省文明城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日下城,风华正茂,前程似锦。全区将继续实施“调一优二兴三”产业发展方针,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多种经营,坚持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生态型、智能型、人文型的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 杭州下城区区情概况 下城,因位于古南宋皇城朔方,以南上北下称为下城。自古是武林(杭州古称)商贾辐辏之地,元代更有“北关夜市”之称。 下城区地处杭州市城区中心,北依京杭古运河、上塘河,南濒美丽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驻地,东临古城河。总面积31.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84万人,辖8个街道。 近年来,围绕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发展战略,兴都市经济、创都市品牌、展都市风貌,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下城区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设施完备,商贸发达,区内集中了省市主要的经济、文化、科研、新闻、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服务机构,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厦、银泰百货等大型现代商厦鳞次栉比,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聚集,呈现出万商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都市景象,是商贸旅游、生活居住和投资创业的理想区域。 下城区努力推进“经济增实力、环境出精品、社区上水平”目标的落实,使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荣获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绿化先进区、全国卫生初级保健实验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下城区将围绕“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全面推进下城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立足于大都市核心区域的优势,在南部建设以武林商圈为重点的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块,在中部建设以浙江农展馆、浙江国际旅游展示中心、浙江国际商务中心为主体的会展区块,在北部建设集生态型住宅小区和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商贸居住区块,进一步做都市经济、做大开放平台、做精城区环境,努力把下城区建设成为展现都市的新窗口、投资创业的新天堂、消费休闲的新乐园、安居乐业的新福地。

3.怎样区分上城区和下城区

1、区分上城区和下城区的方法有如下: a 、地理位置区分:上城区在南,下城区在北。

b、景点分布区分:上城区有清河坊、鼓楼、城隍阁景区,下城区有武林广场、浙江自然博物馆、西湖文化广场。 c、庆春路界限:上城区在庆春路以南,贴沙河以西,清江路以南,包括复兴路一带。

下城区在庆春路以北,贴沙河以西,杭长铁路以西,上塘路以东。 2、分别叫上城区和下城区两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地势不一样,而是因为因下城区地处故南宋皇城北,杭州习惯以北为下,故称下城区;上城区居南宋皇城以南,后习惯以南为上,故名上城区。

扩展资料: 上城区域历史悠久,自古是杭州城市的核心部位,曾是自隋唐至民国时期州治所在地,尤以南宋定都杭州,历时140余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上城区自宋至清,分属钱塘、仁和县管辖。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杭州市,上城区域分属城区、江干区。此后城区行政区域多次变化,直至杭州解放前夕,上城区分属第一区。

第二区和第四区(即原江干区),建区公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相继在上城区域建立。

改原第一区为上城区,第二区为中城区,第四区为江干区。3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宣布建立区人民政府。

1952年5月,重建区委、区政府。11月,市政府决定调整上城区的管辖范围,将上城区的十五奎巷和六部桥2个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鼓楼至凤山门)划归江干区管辖。

1957年6月,中城区建置撤销,其管辖的金钱巷、马市街、皮市巷、青年路、岳王路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0年4月30日,上城人民公社成立,中共上城区委改称中共上城人民公社委员会,区人委改称上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 10月,上城人民公社终止,复称中共上城区委和区人委。 1963年12月,市人委决定将下城区的横河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8年4月15日,建立上城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9月16日,上城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1980年6月,召开上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上城区人民政府,取消了上城区革命委员会名称。 1997年1月1日,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江干区的紫阳、望江、南星、闸口4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季青镇的近江、望江、玉皇3个行政村划归上城区管辖。

2003年5月,把原来的9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6个。撤销小营街道、城站街道建立新的小营街道;撤销南星街道、闸口街道建立新的南星街道;调整紫阳街道的区划界线,保留湖滨街道、清波街道设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城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城区。

4.杭州市的历史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古称钱唐。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五代时的吴越国(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小时。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五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国家级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目前杭州正在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重点发展观光游,以把西博会打造成世界级会展品牌为目标发展会展游,以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发展休闲游,形成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合力打响“游在杭州”品牌。

5.杭州主城区的概念

1.杭州下辖有九区,分别是: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

2.其中,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是所谓的杭州老城区,也就是常说的主城区。 3.滨江区可以说是萧山区划入杭州的试行区,要过钱塘江。

而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是原来的萧山市、余杭市、富阳市,其生活圈与老城区相对较独立。 扩展资料: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

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6.杭州下城区有什么好玩的

下城区免费景点大全:

浙江自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是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该馆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中国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省级博物馆。

现址位于杭州市下城区西湖文化广场,历经几代自博人艰辛努力地传承、积累和探索,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理念先进、国内一流、富有浙江特色的自然博物馆。主要是一座标本库房,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新建的陈列馆于1998年1月对外开放,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

馆内收藏着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水生生物标本、动物标本和两栖类标本等近10万件,其中不乏珍贵标本,如浙江临海出土的翼龙化石,是全国仅有的几件比较完整的化石标本之一。此外还有大量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植物的标本,有不少还是当年建馆时采集而今已经绝种的标本。

凤凰寺

凤凰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是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另三处为:扬州的仙鹤寺、泉州的麒麟寺和广州的狮子寺)之一,在阿拉伯国家中也享有盛誉。凤凰寺即清真寺,以其形似凤凰,故名。寺内大殿是最古老的建筑。正殿没有梁架。殿顶上起攒尖顶三座是宋代的遗物。中间一座上刻《可兰经》文,相传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时设置的。寺内还保存有阿老丁墓碑等阿拉伯文碑刻。

现存的凤凰寺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包门厅、礼堂、礼拜殿等。其中礼拜殿是元朝时代的无梁建筑。寺内还珍藏着不少文物和艺术品,主要有木制的“经函”和一些碑刻。

登云桥

登云桥位于二圣庙前东端,横跨中河,东出长宁街,址二圣庙前。始建于宋,重建于明。

《浙江通志》、《嘉靖仁和县志》:登云桥新建,旧名西桥,宋时有平籴仓。《仁和县志》:贡院在此,每棘闱榜发,获隽者由贡院赴布政司饮宴,鼓吹导行,必登此桥,取登青云之义故名。

司徒雷登故居

司徒雷登故居坐落在杭州市天水桥耶稣堂弄1-3号,是一幢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据说,这幢小楼是司徒雷登的父亲来杭传教时建造的。两岁时,司徒雷登迁居此地。

武林广场

武林广场位于西湖之北,市区省展览馆前面。因场处武林门地片内,故名。周围新建高楼林立,有电信大楼、杭州大厦、杭州剧院、杭州国际大厦、杭州百货大楼等。遂成杭城繁华而花园式的中心广场。

一九八五年建成广场喷泉,泉池直径为36米,形似五瓣梅花,花芯为跳红瞅舞的三少女塑像。五个花瓣有五个少女塑像,各手操乐器,或琵琶半抱,或轻吹芦笙,或长笛斜倚,或弹拨箜篌。群雕形象生动,呈现出载歌载舞的气氛。每当欢庆节之夜,随着八个灯柱上的音响,奏起悦耳的民族乐曲,主喷泉即飞出33米高的水花,似兰花、似水杉、丝喇叭花等,和池周一白只小喷头弹出弧线,衬托出水中75只彩灯,光怪陆离,璀灿夺目。此处已成为杭州优美的景点。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地处杭州市中心,属下城区辖区,距西湖仅2公里,占地13.3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室外广场约10万平方米。主塔楼是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整个广场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整个广场设计将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结合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皇后公园

这不是一个公园,而是一个商圈,类似上海的田子坊。这里最多的是咖啡馆,然后是餐厅。而且在市中心,扮小资圣地,也时常可以看到模特儿来这里拍外景。对了,我还在这里举办过一场面包旅行分享会。

地址: 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路277号

7.垓下之战,讲述了怎样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历史人物是刘邦和项羽。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四年八月,项羽、刘邦在荥阳、成皋已相持两年多。项羽因腹背受敌,少食无助,被迫与刘邦订立和,以鸿沟(古运河名)为界,东归楚、西属汉。九月,项羽按约东归。刘邦采纳张良、陈平建议,乘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

并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因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汉军大败。为调动韩信、彭越,刘邦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

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营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

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境内),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汉军参战兵力已超过60万人,十二月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亲率汉军发动攻势,初战进攻受挫后退。

在楚军准备追击时汉军左右两翼迂回夹击楚军,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这时韩信带领大军翻身再战,楚军在三面夹击中被击败。项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楚军虽败,但汉军亦伤亡惨重,僵持中,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

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史记》中交代因田父欺骗),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

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着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扩展资料

战争背景: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彭越后返回。这时候钟离昧正被汉军围困,汉军因为害怕项羽都开始逃窜。

这时齐王韩信开始率领军队对楚军发起攻击,项羽开始感到害怕。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

但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刘邦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欲取而代之。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

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三、杭州下城区有哪些名胜古迹

  梅王阁

位于永丰巷中段,北与孩儿巷毗连,南出庆春路,址永丰巷25号。

梅王阁系字画收藏家高野候先生住宅,因收藏元代至正年间著名画家王冕的一幅“墨梅”(此画当时被称为梅王)而得名。墨梅一直挂于此阁,故称梅王阁。文革期间“梅王”画不知去向。

梅王阁建于1930年,砖木结构,原有平房18间,占地2.28亩,1979年建杭州美术公司时大部分被拆,仅存一间及地下室,为高野候后裔翁世女是居住,后为永丰巷居委会办公室。梅王阁拟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明宅(茅宅)

位于新华路北段,址新华路267号。

茅宅座西转东,其建筑布局与原建筑已略有改动。现存二进,第一进为前厅,为三开间九架梁木结构建筑,金柱粗实,门槛高阔,与二进石库门中心相对。前厅面宽12米,进深12.5米。第二进为座楼,五开间梁木结构楼房建筑。该房楼上前面的檐柱支在楼下檐柱与内柱的梁枋上,所以楼下檐口较长,前后檐柱上有长方形牛腿承托,花式图案简洁、明快。楼厅后面为空地(原系后园),右侧有井,青条石砌成;水质清澈,源足。

该房主茅国祥(约70岁)之祖父于百年前买进。茅家厨房内发现60公分见方的地坪砖一块,上面刻有“明万历贰十伍年造”等字样,根据房屋结构,构件、梁架、柱子及丁头拱、蝴蝶木等与上述地砖,经专家鉴定认为该宅为明代建筑。后经市园文局进行修缮,并把拱墅区霞弯巷15号明代建筑陈宅并入,定名为“明宅”,于1997年4月以杭州市文物监管市场名对外开放。现属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水星阁

位于环城北路中段,杭州电子管厂内,南临新横河,北出环城北路,址环城北路(杭州电子管厂内)。建于南宋,数次倒塌,多次修建,清末重建。

《杭州坊巷志节要》:宋张功甫舍宅为寺,绍熙元年,赐额广寿慧云寺。寺内有水星阁,以禳杭城火灾,地以阁名。慧云寺碑,1963年公布为杭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杭州市房管局调查:水星阁建有观音殿、厢房、禅堂等,占地27亩7分。水星阁共三层,四面装有玻璃。1962年杭州电子管厂建造厂房时被拆,仅存石碑两块,一块嵌在厂内花圃墙上,系同治七年重建水星阁时的记录,楷书记水星阁名称的由来及兴废历史。高81公分,宽101公分,《重建水星阁记》碑已于1997年6月17日移至杭州碑办保存。另一块在水星阁11号居民住宅家,是同治七年重建时的功碑。

盐桥

位于庆春路中段,跨中河。唐景福二年(895),钱缪筑罗城有十座城门,盐桥门在盐桥西。盐船多聚泊于此,故名。桥上原有惠济庙,祀蒋氏三兄弟,故盐桥又名惠济桥。咸淳初,京尹请于朝,赐庙额曰“广福”,故又名广福桥。此桥双梁,一承庙基,一为行道,俗名联桥。民国八年建盐桥大街,改拱桥成平桥。1986年整治中河时重建,北桥石刻谓“古惠济桥”,桥巅由胡庆余堂制药厂出资建“庆余亭”,南桥于1992年拓宽庆春路时夷平,成为路的一部分。其实盐桥基础由三桥组成,中间一桥被档,桥名待查。盐桥拟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司徒雷登故居

位于耶苏堂弄中段,东出中山北路,西邻下城人民医院,址耶苏堂弄3号。建于清道光初。系砖木结构中西式二层楼房,平排三幢,楼上前面有走马廊,占地面积为4138.5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731.95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已由杭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出资重建。

司徒雷登在民国年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故居系其父司徒尔来杭传教时(1873)年所建,司徒雷登出生于此。司徒雷登1919年任燕京大学校长才离杭。1947年曾来杭州探望故居,当时杭州市长周象贤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住宅系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唐经幢

龙兴寺唐经幢:位于延安路北段灯芯巷口。

《西湖游览志》:祥符寺,在祥符桥畔。梁大同二年(536)邑人鲍侃舍宅为寺,旧名发心;唐贞观中,改众善;神龙初,改中兴;后改龙兴。宋真宗时改大中祥符。其广九里,子院有千佛阁、诸天阁、戒坛院,院内有铁塔一、石塔四,钱王所凿九十九眼井。德佑二年元兵至,城陷寺毁。至元二十八年重建,称龙兴祥符戒坛寺。至正末又毁,明洪武间重建。乾隆二十九年毁于邻火,后又重建。咸丰十一年毁于兵火,十二年又重建。光绪时,龙兴寺仅为小庵。

龙兴寺内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俗称唐经幢。建于唐开成二年(837)正月一日,建主郑彻,同建造僧宗亮,同句当造幢吴中则,处士胡季良书,都料匠吴兴沈郁,弟咸刻字。幢高(光绪营造尺)五尺五寸,分八面,上刻陀罗尼经序和经文题记。胡季良系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工整秀丽,挺拔有力。唐经幢曾被湮没,明崇祯丙子年(1636)发掘归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由须弥座、磐石、幢身、檐子、短柱等组成。呈八角形。幢总高3.5米,其中幢身为1.7米,周长2米,顶部周围有高30公分的石佛造像16尊,经幢底座青石雕花,高57公分,周长4米。幢身为太湖石,其中三面已有明显的断纹,幢身刻经序和经文题记,文字基本完好,字大小为3x4公分。唐经幢是杭州现存年代最久的经幢,系“武林城中罕存唐人遗迹”,为“杭州金石之冠”,曾录于阮元《两浙金石志》中。

据《龙兴寺志》载:现经幢系崇祯九年从土中发掘。交盖经幢的八角亭,乃同治十二年的建筑,屋面青瓦出檐、象鼻雀替,亭内画栋雕梁十分精细。

唐经幢于文革期间,有人用十六磅大锤企图砸毁(破四旧),幸被当地群众制止,但已留下伤疤残痕。

唐经幢系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拆迁周围住户,辟地建亭绿化,重点保护,成城区内一景。

下城区古井录

井,即水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一为饮,一为用。古代因井设市,里人相聚汲水,有物买卖,因成市,称井市,亦叫市井。

唐李泌凿六井,开阴窦(暗渠)引西湖水入井,使“民足于水,井邑日富”。据民国19年底调查,杭州共有水井4842口,平均20户拥有一口。民国20年(1931)8月15日,杭州自来水正式供水,但水费昂贵,非殷富之家不敢侈想。建国后,自来水逐渐普及,下城区1981年统计,有水井1612口。

1984年,下城区对辖区内古井进行普查,以光绪十八年(1892)舆图局测绘的《浙江省城图》有载的为准。今编撰此水文资料,或许有心者有用。

1、茅山泉井《珍珠泉井》,位于石匠弄23号门边。《杭州府志》:茆山泉在贡院东南弥勒寺侧。道光间,仁和高凤墀创开,一名珍珠泉,井栏有石刻。《说杭州》:“茅山泉井,在城内高级中学之东南,弥勒寺侧,清道光间,仁和高凤墀所开,次其为宋时茅山河故道,故次为名,井栏有石刻,一名珍珠泉。

井水深3米,井孔由青条石?成,上部已用红砖修砌过,内壁有青苔。井栏已非原物,井栏内经32公分,外经52公分,高27公分。井水臭且脏。

2、双眼井,位于新华路双眼井巷口。系露天公用井。水源充足,供周围数百户居民应用。据1995年新出版《杭州市志》卷一p329载,大东门双眼井,属孔隙水,开凿在第四纪中,海积层。原杭州市区有名的井泉。水清澈,虽旱不涸。自建杭州缝纫机厂后,受污染,井水时清时浑。井由青条石?成,呈菱角式,井壁条石由于长年累月与水桶碰撞、摩擦已光滑无棱,据里人反映,二井井栏原相连,破损后换。井深5.8米,井栏一大一小,大的呈八角形,内经34公分,高35公分;小的呈六角形,内经35公分,高32公分。

3、六克巷井,位于六克巷31号门口。系露天公用井,井水清沏,水源充足,从不枯竭。井壁由青条石砌成,呈菱角式,内长青苔,井深6米,井栏呈六角形,高35公分,内经35公分。附近水井皆污染浑浊,唯此井可用,汲水用者多达三四百户居民。

4、显真道院井。位于庆春路174号。《西湖游览志》:“显真道院在庆春门内。”建炎三年(1129),王庆舍地建造。清雍正间重修。大殿前有井两口,称日、月井,日井已于解放前填平,此乃月井。井内壁呈菱角式,由30×20×18公分方块石砌成,由于年久,地表下沉,井圈上加了两节,最古的井圈已埋没在井口地下。现存井圈为青石园形,直径40公分,高60公分。井深4米。附近水井因工厂污染浑浊,百余户居民,唯仗此井水洗?。

5、骆驼桥西河下11号门口古井,系露天公用井,水质清澈,水源充足,附近居民均仰此井洗蔌。井系青石菱角式砌成,井深3.7米,园形井圈,内径50公分,圈上刻有乾隆年间里人重修字样。

6、中山北路460号门口井,井圈呈方形,上刻“童瑞祯助,甲子年立”字样。(甲子年乃清同治二年),系青石块菱角式,井深6.5米,内径38公分,对角50公分。水尚清,可洗蔌用。

7、宝极观井,位于凤起路东段宝极观巷。此井原在宝极观内。《西湖游览志》载宝极观为元延?五年(1318)道士张无为创建,归属全真教。建凤起路时拆宝极观,井成为露天公用,青条石菱角式砌?,内壁长青苔,井栏系青石制呈园形,上刻“???”字样。井水清澈,水源充足,大旱不涸,周围居民仰此洗蔌。井深4.5米,井圈外径58公分,内径38公分。

8、社坛巷井,位于社坛巷20号附近,系露天公用井。青条石菱角式叠砌,内壁有青苔,井圈外呈六角形。内径31公分,外径43公分,高48公分,进深3.4米。井水清澈。

9、观巷井,位观巷64号门前,系露天公用井。青石叠砌,形同八角,青石方形井圈,外径80公分,内径40公分,井深4.2米,水质清澈,水源充足。原附近三百多户居民均用此井。

10、王衙前井,位于王衙前南端与二圣庙前交叉口,系露天公用井。此井1981年修理,井身上半部用红砖砌成,下面用青石铺成。青石井圈,内园外方,内径35公分,高33公分,井深5米,附近居民以此井水洗?。井圈上刻“庚子正月”等字样。庚子年为清光绪二十六年。

11、孩儿巷井,位于孩儿巷98号内。青条石菱角式铺砌,青苔密布。井圈系太湖石制成,呈八角形,表面石纹清晰光滑,井圈外径100公分,内径45公分,圈高80公分,井深6.2米。此井水质清澈。自附近建化工厂,印刷厂后,井水受到污染,只能作洗?用,98号内22户居民均用此井。

12、山子巷井,位于山子巷55号门前,系露天公用井。上部用青砖?砌,井的水位以下全是青条石砌,其上覆盖一层青苔。井圈呈园形,外径53公分,内径32公分,高40公分,井深4.8米.此井水清澈,水源充足,居民说“虽大旱之年,井无干涸之日”。附近住户悉仗此井洗?。

13、豆腐巷井,位豆腐巷28号东首,系露天公用井。青石块铺成,长满青苔,青石园形井圈,内径50公分,圈厚20公分,高40公分,井深4.7米,井圈上刻有“道光五年”字样。井水清澈,周围百余户居民均用此井水食用及洗?。居民反映,民国二十四年大旱,此井未干涸。

14、九龙井,位余官巷仓柱弄内。1982年曾修,井内上部改建为红砖砌身,下部保持原貌。井边原有石碑已被原住户屠宅搬走。此井底部砌有龙头似的水源石渠,水从渠内流出,据修井知情人说:此井底面积甚大,水源充足,清澈,井深7.7米。后因周围建房影响,水质严重污染,已停使用。